向來對價格敏感的低端酒,會被原材料價格上漲扼住喉嚨嗎?
當下,全行業正迎來一輪漲價潮。對眾多中小型低端酒而言,很容易陷入“漲價餓死,不漲價虧死”的境地,從而在“成本戰”中被“淘汰”。產品漲價能否被消費者買單?能否被市場接受?低端酒產品又能否經受住考驗?
瓶、箱、蓋、物流...“漲”聲一片!
白酒行業弱復蘇之下,中高端白酒價格進入了上行通道,“漲價”、“提價”、“控貨”、“停貨”的報道不時見諸報端。而對于絕大多數以光瓶酒為代表的低端酒來講,卻似乎是“除了酒不漲價,其他都漲”:酒瓶、紙箱、瓶蓋、物流、煤炭...
與玻瓶類似,紙盒、紙箱的價格也在快速上漲。成品紙的漲價都也已經傳導到紙盒紙箱領域,“一個原價2元的紙盒,短短幾天已經漲到了2.5元,而且還在持續漲”,一位從事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,因紙盒的價格上漲,公司所使用的紙箱成本正在快速上升。據媒體報道,繼廣東、福建、山東、江浙滬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山西、廣西等地的紙板廠宣布價格上漲3%-5%之后,近日又有多家紙箱廠發出漲價函宣布價格上調,部分企業價格甚至上漲超30%。
紙箱價格上漲態勢下,對于一些采購量不大的中小企業來講,除了采購成本大大提高,甚至可能意味著紙箱供應不足。據媒體報道,紙箱采購巨頭娃哈哈在11月已經主動給供應商漲價30%,伊利集團給供應商漲價28%,京東也已經給供應商漲價28%,以確保供應商保質保量交貨,而巨頭們的主動漲價進一步凸顯了紙制品包材供應的趨緊。
另據國內某大型瓶蓋公司負責人向記者透露,公司已經確定在2017年對旗下瓶蓋產品進行調價,具體調價幅度依產品系列不同漲價幅度不同。“瓶蓋漲價也是全行業性質的,沒辦法,原材料漲的太快”,該人士透露。而華東地區一家瓶蓋廠的負責人則向記者透露,公司瓶蓋產品已經漲價8-10%左右。
原材料“漲價潮”洶涌!
玻瓶、紙箱紙盒、瓶蓋的價格“任性”只是低端酒面臨成本上漲的“冰山一角”,包括鋼鐵、銅鋁、紙品、塑膠等多種原材料也是“漲聲”一片,正在加速向下游酒業傳導。
低端酒被扼住喉嚨!
原材料“任性”上漲勢必帶來成本的提高,對于利潤率高的中高端白酒來講,這種上漲并不足以對產品價格產生直接的影響,而對于以價格為生命線的低端酒來講,則就沒有那么輕松了。
面對成本的上漲,光瓶酒早已經承壓許久,一些具有議價能力的光瓶酒已經采用漲價來應對。牛欄山上半年就對旗下的大單品白牛二每件提價12元,折合每瓶漲價1元,提價的原因就是: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,生產成本等構成要素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。東北一家以大眾化白酒為主的酒企負責人則向記者透露,由于近期原材料成本上漲太快,公司內部正在討論漲價方案。
面對洶涌的原料成本上漲潮,低端酒又該如何消化呢?要么在企業內部消化,承受微利進一步壓縮的壓力,甚至不得不在高強度的市場補貼下面臨負利競爭的局面,要么選擇產品提價來抵消成本上升。
顯然,能夠“漲的起”的只是極少數。以白牛二、綠瓶紅星二鍋頭、瀘州老窖圓二曲、西鳳375為代表的這類大單品,具有一定的是市場基礎和消費者忠誠度,市場對于小幅度提價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,因此企業可以選擇適度提價來抵消成本上漲。
對于大多數低端酒來講,面對洶涌的原材料上漲,漲價并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。低端酒歷來市場競爭激烈,不僅僅有龍江家園、老村長等全國性的低端酒品牌,還有數量眾多的四川、東北的低端酒品牌,更有本地酒廠的低端產品,而這些產品的價格高度重疊,這意味著哪怕漲價1毛錢,那么對于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來講,完全可以替換為其他產品。
因此,本輪洶涌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無疑扼住了大多數低端酒的喉嚨:漲也不是,不漲也不是,即使想漲價,幅度也是一個糾結的問題:漲多了,消費者跑到競品去了;漲少了,抵不掉成本上漲。
從這個意義上來講,原材料成本的上漲或是低端酒行業的一個分水嶺。低端酒正進入新的洗牌期,只有漲價后產品繼續能夠被消費者所接受,產品繼續動銷,酒企才能在這輪漲價潮中活下來。